創新平台/AI監控 水產養殖走向智慧化

台灣沿海地帶常可見到戶外養殖的魚塭,這些戶外養殖不僅撐起許多家庭的生計,更是我國重要的漁貨來源,但傳統戶外水產養殖方式容易受環境及氣候影響,產業風險極大。

工研院自八年前起透過微感測回授控制技術,協助業者朝智慧水產養殖升級,從一開始的石斑魚養殖溶氧量偵測,到現在發展出可運用在多參數養殖池的環控系統、水質微氣候等聯網感控技術,逐步走出台灣智慧化水產養殖的永續之路。

工研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經理陳志仁表示,傳統戶外水產養殖不易,最大挑戰是常受到環境氣候與池水藻相變化而影響水質,尤其是水中溶氧量可說是掌握魚群的生死關鍵,一旦不足就可能導致魚群死亡,甚至引發整池滅頂的重大經濟損失。

為了以防萬一,坊間養殖業者常見的做法是全天候24小時開啟水車,透過持續打水增加水中溶氧量,此舉卻也導致養殖業者的電費總是居高不下,「有賺錢的話或許牙一咬就付了,不過要是遇到市況不好、賠錢的時候,實在是雪上加霜。」

了解養殖業者的切身之痛,工研院2011年起開發第一代的智慧養殖水質監測系統,希望協助養殖業者進行水中溶氧量即時感測,只要偵測到數值即將低於設定殖,感測器就會即時傳送警示訊號並啟動水車,讓養殖池隨時保持足夠的溶氧量,不僅省電也維護魚群的健康及活動力。

隨著初期技術開發完成,為了找尋願意提供場域驗證的養殖業者,還是費了工研院研發團隊一番工夫。

陳志仁表示,「從事水產養殖的民眾,他們既有的養殖池就是一家子的收入來源,要他們立刻拋棄傳承幾十年的養殖經驗,改為監控系統取代人力巡檢,心裡總是不太踏實。」因此,為了及早讓研發技術進行驗證、確認成效,研發團隊甚至自己買了1,000隻的石斑魚,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,捲起衣袖充當起了「臨時養殖戶」。

陳志仁笑著說,研發團隊的「養魚」經驗雖然很新鮮,但冥冥之中也開啟了業者的好奇心。

原來有一次強颱過境,造成南部的養殖戶許多災害損失,而團隊依照傳統作法養殖的對照組也「全數陣亡」,但想不到採用智慧感測養殖的實驗組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,八成以上的石斑魚均成功挺過強颱的「壓力測試」,這次的經驗才讓許多養殖業者開始發現智慧養殖的強大優勢。

在取得了養殖業者的信任,研發團隊後續在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的協助下,也逐步開發更全面的智慧養殖水質感測模組,現在可偵測包括酸鹼值、鹽度、水溫及ORP(氧化還原電位)等水質檢測標準,並根據數據的分析提供增氧、換水或是投餵飼料多寡的養殖建議,而配合的養殖業者也從石斑魚擴大到虱目魚、白蝦、文蛤及台灣鯛等,為台灣的水產養殖注入嶄新科技力。

看著協助的對象從一個人、到一群養殖戶,到現在常是一整個產銷班,每次開會都踴躍地提供意見,陳志仁也感受到養殖產業對於精準養殖的接受度逐漸提高,特別是近年有愈來愈多的年輕第二代投入,積極扮演傳統與現代養殖技法的橋梁,讓團隊能結合老師傅的經驗傳承,打造更符合產業應用的監控系統技術,未來鎖定外在影響因素更複雜的室外水產養殖監控,團隊將持續以創新科技研發,協助產業走出屬於他們的永續之路。

來源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41/4148993

0 回復

發表評論

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?
Feel free to contribute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